搜索
查看: 17488|回复: 3

电脑硬件故障速排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1 1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主板    3 b K& o1 X0 R' a% U! h" J L

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关键部件,在电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产生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PC机系统的工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主板 9 }- z2 @9 g" ?+ y, Y- K/ a

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 }9 E5 {4 E1 h) A0 {) \

常见故障一:开机无显示 / I7 _' |! Q+ G7 ?1 i4 b7 y

   电脑开机无显示,首先我们要检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储存着重要的硬件数据,同时BIOS也是主板中比较脆弱的部分,极易受到 6 _2 ~' C' o2 u

破坏,一旦受损就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坏造成(当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3 q0 r. f) H" d0 g! w, r" p1 X, R- g

。)。一般BIOS被病毒破坏后硬盘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硬盘数据是否完好来判断BIOS是否被破坏,如果硬盘数据完好 & k2 u5 k& ]1 |6 \4 \) k9 `

无损,那么还有三种原因会造成开机无显示的现象:    0 V/ o* V4 i6 C G9 D

     1. 因为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导致插上诸如声卡等扩展卡后主板没有响应而无显示。 9 h5 i/ M0 G$ z; }9 x( p( e

   2. 免跳线主板在CMOS里设置的CPU频率不对,也可能会引发不显示故障,对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决。清除CMOS的跳线一般在主板 ) i+ C) \! o$ y. a

的锂电池附近,其默认位置一般为1、2短路,只要将其改跳为2、3短路几秒种即可解决问题,对于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户找不到该跳线,只要 - s9 R- y! w+ Q& K4 M2 g

将电池取下,待开机显示进入CMOS设置后再关机,将电池上上去亦达到CMOS放电之目的。 8 @. w; T; P! `9 B! Q

   3. 主板无法识别内存、内存损坏或者内存不匹配也会导致开机无显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较挑剔内存,一旦插上主板无法识别的内 2 o# P* ~7 ^4 d1 F. b

存,主板就无法启动,甚至某些主板不给你任何故障提示(鸣叫)。当然也有的时候为了扩充内存以提高系统性能,结果插上不同品牌、类型 - X3 @2 I: @4 P! ]

的内存同样会导致此类故障的出现,因此在检修时,应多加注意。 , H5 f- Z; |, ?7 X7 w

   对于主板BIOS被破坏的故障,我们可以插上ISA显卡看有无显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骤操作即可。),倘若没有开机画面,你可以自 8 N) Z9 ?) a/ w4 c

己做一张自动更新BIOS的软盘,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坏后,软驱根本就不工作,此时,可尝试用热插拔法加以解决(我曾经尝 & u3 V' ]* |: n* L P, b

试过,只要BIOS相同,在同级别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烧录。)。但采用热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还可能会导致主板部分元件损坏,所以可靠 8 ^% K, r8 t6 j6 ?4 u

的方法是用写码器将BIOS更新文件写入BIOS里面(可找有此服务的电脑商解决比较安全)。     . z3 z1 m0 g5 `; J! i, a


常见故障二:CMOS设置不能保存 3 f+ e' B8 _& _2 }3 o5 P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电池电压不足造成,对此予以更换即可,但有的主板电池更换后同样不能解决问题,此时有两种可能: ) I/ D) {/ v( K; E: b$ i7 M( Z


   1. 主板电路问题,对此要找专业人员维修; 2 f! C4 u3 l. v- U. J* x

   2. 主板CMOS跳线问题,有时候因为错误的将主板上的CMOS跳线设为清除选项,或者设置成外接电池,使得CMOS数据无法保存。 常见故障 - q" @' `9 M2 U! \+ E) k6 D7 F' _

三:在Windows下安装主板驱动程序后出现死机或光驱读盘速度变慢的现象 5 |" c4 S* _5 y S- d v/ R+ |

   在一些杂牌主板上有时会出现此类现象,将主板驱动程序装完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不能以正常模式进入Windows 98桌面,而且该驱动程序 + J; A2 h0 [' q6 h6 d2 w

在Windows 98下不能被卸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找到最新的驱动重新安装,问题一般都能够解决,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重新安装系统 r6 L! g, L( r

。 常见故障四:安装Windows或启动Windows时鼠标不可用 ) o0 @, Z u4 v

   出现此类故障的软件原因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错误引起的。在CMOS设置的电源管理栏有一项modem use IRQ项目,他的选项分别为3、4、 + U; z9 M* Q5 H- t+ C

5......、NA,一般它的默认选项为3,将其设置为3以外的中断项即可。  3 u2 t8 t+ b% C6 v7 o


常见故障五:电脑频繁死机,在进行CMOS设置时也会出现死机现象 % F. s& W+ a' I- L* ?8 F

   在CMOS里发生死机现象,一般为主板或CPU有问题,如若按下法不能解决故障,那就只有更换主板或CPU了。 2 ]. F4 p- d+ D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Cache有问题或主板设计散热不良引起,笔者在815EP主板上就曾发现因主板散热不够好而导致该故障的现象 - P4 J! x1 L6 W [$ l

。在死机后触摸CPU周围主板元件,发现其温度非常烫手。在更换大功率风扇之后,死机故障得以解决。对于Cache有问题的故障,我们可以进 ' E: y- i- z: j. Q, ?- P+ n

入CMOS设置,将Cache禁止后即可顺利解决问题,当然,Cache禁止后速度肯定会受到有影响。  % m+ V' W4 |4 }


常见故障六:主板COM口或并行口、IDE口失灵 7 E1 C9 L0 `2 b d; _& h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带电插拔相关硬件造成,此时用户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须先禁止主板上自带的COM口与并 * V& y H% z/ E& Z. k0 @) ]

行口(有的主板连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 X; w* g [8 _- S


显卡  ; `% j/ {$ \. m6 K


常见故障一:开机无显示 $ H2 I b1 Q+ |# f4 Y/ c) p2 E1 {

   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或主板插槽有问题造成。对于一些集成显卡的主板,如果显存共用主内存,则需注意内存条的位 ; Z! u5 u/ z0 G* o/ T! v

置,一般在第一个内存条插槽上应插有内存条。由于显卡原因造成的开机无显示故障,开机后一般会发出一长两短的蜂鸣声(对于AWARD BIOS 4 c3 Y' d+ l K5 j

显卡而言)。  9 Y# W1 N. M. f. P

常见故障二:显示花屏,看不清字迹 % M# I! K7 v8 ~/ B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示器或显卡不支持高分辨率而造成的。花屏时可切换启动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后再在Windows 98下进入显示设置, 6 m. P1 n% o, L. m: C1 v2 J

在16色状态下点选“应用”、“确定”按钮。重新启动,在Windows 98系统正常模式下删掉显卡驱动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也可不进入 3 z6 a: a0 w2 r) e7 x9 c

安全模式,在纯DOS环境下,编辑 SYSTEM.INI文件,将display.drv=pnpdrver改为display.drv=vga.drv后,存盘退出,再在Windows里更新 驱 . T+ d+ H4 R( i3 C# H, q9 A

动程序。 常见故障三:颜色显示不正常,此类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9 A7 `4 _& ? v5 s$ T/ c+ @1 \; C a

   1. 显示卡与显示器信号线接触不良 ; g: A+ z6 b, X$ a: K

   2. 显示器自身故障 4 a9 `* [; Y7 h9 r3 g" s

   3. 在某些软件里运行时颜色不正常,一般常见于老式机,在BIOS里有一项校验颜色的选项,将其开启即可 4 T$ G' r2 X. u6 a0 M

   4. 显卡损坏; / Y& _& H/ C" \9 f5 N

   5. 显示器被磁化,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与有磁性能的物体过分接近所致,磁化后还可能会引起显示画面出现偏转的现象。  % [% L/ m2 M O) r


常见故障四:死机 0 b$ _6 O6 \* |" H$ R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多见于主板与显卡的不兼容或主板与显卡接触不良;显卡与其它扩展卡不兼容也会造成死机。  * w4 }$ t& n$ h' ^% e


常见故障五:屏幕出现异常杂点或图案 ' X4 q& S r2 ?+ Q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的显存出现问题或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造成。需清洁显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换显 卡。  . c1 v9 W, P! k) I( ~( q


常见故障六:显卡驱动程序丢失 0 W, a8 X, x5 l3 H# y) {" L

   显卡驱动程序载入,运行一段时间后驱动程序自动丢失,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质量不佳或显卡与主板不兼容,使得显卡温度太高,从 3 n" [7 I( J( I6 Y6 q. I

而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或出现死机,此时只有更换显卡。 ' Q& H' U$ Y" ~6 q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情况,以前能载入显卡驱动程序,但在显卡驱动程序载入后,进入Windows时出现死机。可更换其它型号的显卡在载 % `, _+ q9 _& g6 G

入其驱动程序后,插入旧显卡予以解决。如若还不能解决此类故障,则说明注册表故障,对注册表进行恢复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即可。 / L+ \+ Q5 g) Z" W+ b6 }


声卡  2 @( [- g2 W7 ^, A( o; |: a- q8 M8 a

常见故障一:声卡无声。出现这种故障常见的原因有: % M3 M2 r! ], ?* z

   1. 驱动程序默认输出为“静音”。单击屏幕右下角的声音小图标(小嗽叭),出现音量调节滑块,下方有“静音”选项,单击前边的复 : o0 J2 Z9 k+ M9 {- m' ]$ t

选框,清除框内的对号,即可正常发音。 / d% ^; H7 g9 Y& l. s0 W

   2. 声卡与其它插卡有冲突。解决办法是调整PnP卡所使用的系统资源,使各卡互不干扰。有时,打开“设备管理”,虽然未见黄色的惊叹 ' V- A8 I! M3 c& ?

号(冲突标志),但声卡就是不发声,其实也是存在冲突,只是系统没有检查出来。 5 i! n9 U' P7 V* [/ y

   3. 安装了Direct X后声卡不能发声了。说明此声卡与Direct X兼容性不好,需要更新驱动程序。 ; }) o! s. `3 X) f1 i- q& \) E# v

   4. 一个声道无声。检查声卡到音箱的音频线是否有断线。  5 `( C R* |! C. Q

常见故障二:声卡发出的噪音过大.出现这种故障常见的原因有: : t+ H1 ^5 T$ o) e, m

   1. 插卡不正。由于机箱制造精度不够高、声卡外挡板制造或安装不良导致声卡不能与主板扩展槽紧密结合,目视可见声卡上“金手指” ( n$ a4 k' v7 v1 c. @8 \8 h, ~

与扩展槽簧片有错位。这种现象在ISA卡或PCI卡上都有,属于常见故障。一般可用钳子校正。 2 K* F) P. U7 N3 O* b* s1 D

   2. 有源音箱输入接在声卡的Speaker输出端。对于有源音箱,应接在声卡的Line out端,它输出的信号 没有经过声卡上的功放,噪声要 " l* P( r4 c7 |

小得多。有的声卡上只有一个输出端,是Line out还是Speaker要靠卡上的跳线决定,厂家的默认方式常是Speaker,所以要拔下声卡调整跳线 + l+ k1 d' ?! L; S# d

5 g* B: x, a7 S! Z

   3. Windows自带的驱动程序不好。在安装声卡驱动程序时,要选择“厂家提供的驱动程序”而不要选 “Windows默认的驱动程序”如果用 5 `. D! G% @* o4 {- }3 @

“添加新硬件”的方式安装,要选择“从磁盘安装”而不要从列表框中选择。如果已经安装了Windows自带的驱动程序,可选“控制面板→系统 $ ?7 I- l' s2 W' M; h

→设备管理→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点中各分设备,选“属性→驱动程序→更改驱动程序→从磁盘安装”。这时插入声卡附带的磁盘或 2 G! j3 s& W1 r

光盘,装入厂家提供的驱动程序。 3 G0 d6 t+ I% i# n6 N. G# @) ~


 常见故障三:声卡无法“即插即用” & B8 Y( c/ h5 S; {5 J/ n) R0 N2 |& R

   1. 尽量使用新驱动程序或替代程序。笔者曾经有一块声卡,在Windows 98下用原驱动盘安装驱动程序怎么也装不上,只好用Creative  5 x% z/ ?; v9 a, f8 A8 _1 l; d

SB16驱动程序代替,一切正常。后来升级到Windows Me,又不正常了再换用Windows 2000(完整版)自带的声卡驱动程序才正常。 f+ t) q/ C3 V- |8 z1 X/ ~

   2. 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Windows 9X下检测到即插即用设备却偏偏自作主张帮你安装驱动程序,这个驱动程序偏是不能用的,以后,每次 - d3 c E8 o4 r$ e

当你删掉重装都会重复这个问题,并且不能用“添加新硬件”的方法解决。笔者在这里泄露一个独门密招:进入Win9xinfother目录,把关于声 ) K) a* |$ Q1 G* {

卡的*.inf文件统统删掉再重新启动后用手动安装,这一着百分之百灵验,曾救活无数声卡性命……当然,修改注册表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3. 不支持PnP声卡的安装(也适用于不能用上述PnP方式安装的PnP声卡):进入“控制面板”/“添加新硬件”/“下一步”,当提示“需 ) |- _; `$ g' q3 S7 g

要Windows搜索新硬件吗?”时,选择“否”,而后从列表中选取“声音、视频和游戏控制器”用驱动盘或直接选择声卡类型进行安装。  ! E$ v8 m' I$ G


常见故障四:播放CD无声 ! J& o6 S8 l+ N9 _6 R" C' I) s

   1. 完全无声。用Windows 98的“CD播放器”放CD无声,但“CD播放器”又工作正常,这说明是光驱的音频线没有接好。使用一条4芯音频 1 d: w9 [& _# r7 I+ a' w, w

线连接CD-ROM的模拟音频输出和声卡上的CD-in即可,此线在购买CD-ROM时会附带。 4 |9 E) C) t5 b6 L

   2. 只有一个声道出声。光驱输出口一般左右两线信号,中间两线为地线。由于音频信号线的4条线颜色一般不同,可以从线的颜色上找到 : N7 Z: x+ @1 L, { c

一一对应接口。若声卡上只有一个接口或每个接口与音频线都不匹配,只好改动音频线的接线顺序,通常只把其中2条线对换即可。 常见故障 # l* o, U# B/ }4 W J

五:PCI声卡出现爆音 $ Y5 C+ @3 j4 X7 L \; }

   一般是因为PCI显卡采用Bus Master技术造成挂在PCI总线上的硬盘读写、鼠标移动等操作时放大了背景 噪声的缘故。解决方法:关掉PCI : ^ ] Z5 U) h; {( Z& `# M

显卡的Bus Master功能,换成AGP显卡,将PCI声卡换插槽上。  . j+ [; N, s& D! h/ e& Y& Z2 x


常见故障六:无法正常录音 ) d/ S5 Q. h5 \. o

   首先检查麦克风是否有没有错插到其他插孔中了,其次,双击小喇叭,选择选单上的“属性→录音”,看看各项设置是否正确。接下来在 * H9 v9 b# f- J4 @/ t2 @

“控制面板→多媒体→设备”中调整“混合器设备”和“线路输入设备”,把它们设为“使用”状态。如果“多媒体→音频”中“录音”选项 - x7 @* F2 r; {: D3 m3 |7 B1 P( |

是灰色的那可就糟了,当然也不是没有挽救的余地,你可以试试“添加新硬件→系统设备”中的添加“ISA Plug and Play bus”,索性把声卡 }. c) X( U$ h. J+ B6 G8 X

随卡工具软件安装后重新启动。 常见故障七:无法播放Wav音乐、Midi音乐 # c7 ^! Q$ p! `' \

   不能播放Wav音乐现象比较罕见,常常是由于“多媒体”→“设备”下的“音频设备”不只一个,禁用一个即可;无法播放MIDI文件则可 . ~( e' l: L* |

能有以下3种可能:
   1. 早期的ISA声卡可能是由于16位模式与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通过安装软件波表的 方式应该可以解决 , i; U9 l; o# C- S9 O9 x

   2. 如今流行的PCI声卡大多采用波表合成技术,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则很可能因为您没有加载适当的波表音色库。 % ?! A( \/ i2 Z9 \$ s3 _1 y4 v2 n

   3. 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设置成了静音模式。  - ^, Q0 q6 w* d) D/ p, M% F1 s6 \


常见故障八:PCI声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 8 ^# j. y/ d7 L6 Z

   有些用户反映,在声卡驱动程序安装过程中一切正常,也没有出现设备冲突,但在WIN98下面就是无法出声或是出现其他故障。这种现象 0 J. e2 \5 S) P$ c4 b( |- r

通常出现在PCI声卡上,请检查一下安装过程中您把PCI声卡插在的哪条PCI插槽上。有些朋友出于散热的考虑,喜欢把声卡插在远离AGP插槽, 7 g. g: u7 g* ]# H- |9 |' O

靠近ISA插槽的那几条PCI插槽中。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里,因为Windows98有一个Bug:有时只能正确识别插在PCI-1和PCI-2两个槽的声卡。而 ; b) |. |% g$ f, K

在ATX主板上紧靠AGP的两条PCI才是PCI-1和PCI-2(在一些ATX主板上恰恰相反,紧靠ISA的是PCI-1),所以如果您没有把PCI声卡安装在正确的 * e0 G, F0 f6 b0 `

插槽上,问题就会产生了。  : q0 X6 m$ L! R7 f


硬盘 ( C0 k# c. g8 x3 Z0 d3 \! Z

   硬盘是负责存储我们的资料的软件的仓库,硬盘的故障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系统的无法启动和数据的丢失,那么,当我们应该如何应 # }) X9 h% t. E3 s; Z9 I+ q6 o( R

对硬盘的常见故障呢?  1 j! Y6 W; k% M

常见故障一:系统不认硬盘 ( g" k. E; j1 j: P; r9 i

   系统从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也无法进入C盘,使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 ' x L! Z$ l1 R( T1 T5 I( J

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 " e/ R4 s" Y+ @5 F# u- w9 r; o2 v

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 常见故障二 9 t# h8 t% a1 I; J! q0 B7 ?

:硬盘无法读写或不能辨认 * m3 {4 O, n* E: C/ m9 l8 S

   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CMOS设置故障引起的。CMOS中的硬盘类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硬盘的正常使用。现在的机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 % e/ p8 m8 }" J

”的功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当硬盘类型错误时,有时干脆无法启动系统,有时能够启动,但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 + J3 p: ^: l0 R ]9 n, A2 F

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还有一个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 0 V7 W8 I; J6 F! x; e1 S

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它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 % Z" [) U$ Z1 K! ^% U! O: l

误故障,因为其映射关系已经改变,将无法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7: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见故障三:系统无法启动 造成这种故障通常是基于以下四种原因:  ; Z$ [3 s$ t! F( Z

   1. 主引导程序损坏
   2. 分区表损坏
   3. 分区有效位错误
   4. DOS引导文件损坏 ( m- D v, Z* s. y" I w

   其中,DOS引导文件损坏最简单,用启动盘引导后,向系统传输一个引导文件就可以了。主引导程序损坏和分区有效位损坏一般也可以用 ; |+ G% P) J" ^0 F+ z

FDISK /MBR强制覆写解决。分区表损坏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无法识别分区,系统会把硬盘作为一个未分区的裸盘处理,因此造成一些软件无法 7 _, [& _4 A- U

工作。不过有个简单的方法——使用Windows 2000。找个装有Windows 2000的系统,把受损的硬盘挂上去,开机后,由于Windows 2000为了保 7 A3 @8 f# `4 z# ~+ t

证系统硬件 的稳定性会对新接上去的硬盘进行扫描。Windows 2000的硬盘扫描程序CHKDSK对于因各种原因损坏的硬盘都 有很好的修复能力, 2 Z0 J3 ^+ j- W, v! f5 ~) X5 ?: `6 a7 e

扫描完了基本上也修复了硬盘。 " N9 U8 T+ C& h5 \2 N" _5 |( U

   分区表损坏还有一种形式,这里我姑且称之为“分区映射”,具体的表现是出现一个和活动分区一样的分区。一样包括文件结构,内容, 9 @* D. S" P- d, `$ }6 g

分区容量。假如在任意区对分区内容作了变动,都会在另一处体现出来,好像是映射的影子一样。我曾遇上过,6.4G的硬盘变成8.4G(映射了2G 5 L$ l; o4 W9 [7 f9 U

的C区)。这种问题特别尴尬,这问题不影响使用,不修复的话也不会有事,但要修复时,NORTON的DISKDOCTOR和PQMAGIC却都变成了睁眼瞎,对 $ V+ `- a, u$ G4 P2 y6 M

分区总容量和硬盘实际大小不一致视而不见,满口没问题的敷衍你。对付这问题,只有GHOST覆盖和用NORTON的拯救盘恢复分区表。  3 a9 s# c& K4 J+ |. T


常见故障四:硬盘出现坏道 0 A6 B; X" d/ p" _! W I* L

   这是个令人震惊,人见人怕的词。近来IBM口碑也因此江河日下。当你用系统Windows 系统自带的磁盘扫描程序SCANDISK扫描硬盘的时候 3 _, }' Q4 B* ^! X6 L3 S

,系统提示说硬盘可能有坏道,随后闪过一片恐怖的蓝色,一个个小黄方块慢慢的伸展开,然后,在某个方块上被标上一个“B”…… # }) k' Y9 C+ l0 l) O% h' [# O

   其实,这些坏道大多是逻辑坏道,是可以修复的。根本用不着送修(据说厂商之所以开发自检工具就是因为受不了返修的硬盘中的一半根 0 i/ t! n: U' K4 p! J; h

本就是好的这一“残酷的”事实)。 8 O% l9 v+ v9 e# F& _$ c

   那么,当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 P$ \& t* g- o

   一旦用“SCANDISK”扫描硬盘时如果程序提示有了坏道,首先我们应该重新使用各品牌硬盘自己的自检程序进行完全扫描。注意,别选快 ! l' V! P" U( i, ^) ?

速扫描,因为它只能查出大约90%的问题。为了让自己放心,在这多花些时间是值得的。 9 ^3 O4 y* Q9 t

   如果检查的结果是“成功修复”,那可以确定是逻辑坏道,可以拍拍胸脯喘口气了;假如不是,那就没有什么修复的可能了,如果你的硬 ! }1 w% ~7 g# ^+ `) l8 O4 \* P6 F8 n

盘还在保质期,那赶快那去更换吧。 & w, X' b! E# W! l3 A" y

   由于逻辑坏道只是将簇号作了标记,以后不再分配给文件使用。如果是逻辑坏道,只要将硬盘重新格式化就可以了。但为了防止格式化可 & T; w) w" f) j* M

能的丢弃现象(因为簇号上已经作了标记表明是坏簇,格式化程序可能没有检查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于是丢弃该簇),最好还是重分区, % ^) n$ T, @/ i/ n5 s

使用如IBM DM之类的软件还是相当快的,或者GHOST覆盖也可以,只是这两个方案都多多少少会损失些数据。  ' F. ?- A4 C0 t) M4 Z' ~


常见故障五:硬盘容量与标称值明显不符 4 B/ A6 y+ \+ S6 }- |" z

   一般来说,硬盘格式化后容量会小于标称值,但此差距绝不会超过20%,如果两者差距很大,则应该在开机时进入BIOS设置。在其中根据 . r# L$ \ o" f/ `1 f0 n/ C( m! ]

你的硬盘作合理设置。如果还不行,则说明可能是你的主板不支持大容量硬盘,此时可以尝试下载最新的主板BIOS并进行刷新来解决。此种故 9 `6 a2 ]* u* D: u0 g0 X

障多在大容量硬盘与较老的主板搭配时出现。另外,由于突然断电等原因使BIOS设置产生混乱也可能导致这种故障的发生。  - |. g8 l! T/ a4 `' ?; X


常见故障六:无论使用什么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 ; W! c3 \# s6 W0 p0 Z8 Q7 s0 Q

   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硬盘被病毒的“逻辑锁”锁住造成的,“硬盘逻辑锁”是一种很常见的恶作剧手段。中了逻辑锁之后,无论使用什么 0 E5 R9 }1 i' _8 H* u9 n- A* H- T O) O

设备都不能正常引导系统,甚至是软盘、光驱、挂双硬盘都一样没有任何作用。 - [1 u6 c$ f' s. y: K V* e. I

   “逻辑锁”的上锁原理:计算机在引导DOS系统时将会搜索所有逻辑盘的顺序,当DOS被引导时,首先要去找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信息,然 ; ^: A: l/ {2 j9 p/ a. _8 \

后查找各扩展分区的逻辑盘。“逻辑锁”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记录,将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盘指向自己,使得DOS在启动时查找到第一个 2 A* |, V" `- v. e3 _

逻辑盘后,查找下个逻辑盘总是找到自己,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 8 j7 J! h1 D8 U0 T/ p

   给“逻辑锁”解锁比较容易的方法是“热拔插”硬盘电源。就是在当系统启动时,先不给被锁的硬盘加 电,启动完成后再给硬盘“热插 9 Y1 E* g! M- u* ?; k0 ^' h

”上电源线,这样系统就可以正常控制硬盘了。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方法,为了降低危险程度,碰到“逻辑锁”后,大家最好依照下面几种比 0 f3 b. `. D& r. i6 a; d: @

较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处理。 , R: S* K. k* ]6 J

   1. 首先准备一张启动盘,然后在其他正常的机器上使用二进制编辑工具(推荐UltraEdit)修改软盘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记住先将该 " Z4 R2 Y( Z' W9 i; H( Z# E

文件的属性改为正常),具体是在这个文件里面搜索第一个“55AA”字符串,找到以后修改为任何其他数值即可。用这张修改过的系统软盘你 " ]8 i- i5 ^( |0 N1 p4 I

就可以顺利地带着被锁的硬盘启动了。不过这时由于该硬盘正常的分区表已经被破坏,你无法用“Fdisk”来删除和修改分区,这时你可以用 " A0 h8 @ j/ k$ [$ U: e

Diskman等软件恢复或重建分区即可。 5 X% ^ g! \7 o( p9 u

   2. 因为DM是不依赖于主板BIOS来识别硬盘的硬盘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DM也可识别硬盘并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等 : f6 _2 }- W, e! [- K

操作,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DM软件为硬盘解锁。 5 F+ }8 u' D+ B4 S. Q

   首先将DM拷到一张系统盘上,接上被锁硬盘后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将所有IDE接口设为 “NONE”并保存后退出,然后用软 ?& c7 v$ U- J2 r$ `, s o9 @4 d

盘启动系统,系统即可“带锁”启动,因为此时系统根本就等于没有硬盘。启动后运行DM,你会发现DM可以识别出硬盘,选中该硬盘进行分区 2 Z5 p3 ^& @% P4 C& Q* F+ m

格式化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硬盘上的数据保不住了  ' u, H9 T% J) J' F( m


常见故障七:开机时硬盘无法自举,系统不认硬盘  5 U1 B B, @& w [

  这种故障往往是最令人感到可怕的。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硬盘主引导扇区数据被破坏,表现为硬盘主引导标志或分区标志丢失。这 * w S2 N l" s) b

种故障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病毒,它将错误的数据覆盖到了主引导扇区中。市面上一些常见的杀毒软件都提供了修复硬盘的功能,大家不妨一试 : v# E0 s' }8 J- M" K( F% r5 c# E+ y

。但若手边无此类工具盘,则可尝试将全0数据写入主引导扇区,然后重新分区和格式化,其方法如下:用一张干净的DOS启动盘启动计算机, 2 ?0 @" ]1 J" S& Y. W# l& b6 }; X% [

进入A:\\>后输入以下命令(括号内为注释):
   A:\\>DEBUG(进入DEBUG程序)
   -F 100 3FF0(将数据区的内容清为0)
   -A 400(增加下面的命令)
   MOV AX,0301
   MOV BX,0100 
   MOV CX,0001
   MOV DX,0080
   INT 13
   INT 03
   -G=400(执行对磁盘进行操作的命令)
   -Q(退DEBUG程序) 5 I" f- J7 C, V' ~/ }

   用这种方法一般能使你的硬盘复活,但由于要重新分区和格式化,里面的数据可就难保了。以上是硬盘在日常使用中的一些常见故障及解 1 F) S0 Q% R, z. |

决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果硬盘的故障相当严重并不能用上述的一些方法处理时,则很可能是机械故障。由于硬盘的结构相当复杂 9 \& K2 ^7 v2 d1 ], {$ W

,所以不建议用户自己拆卸,而应求助于专业人员予以维修。 2 t8 R4 t" d) E% }- _3 S) f F


内存 5 C2 U7 y- c( ~ t: j$ x

   内存是电脑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它的作用毋庸置疑,那么内存最常见的故障都有哪些呢?  + z. {0 t9 o. a3 [2 _0 J


常见故障一:开机无显示 ) S! B) t" v8 L, _% M% g; ~

   内存条原因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内存条与主板内存插槽接触不良造成,只要用橡皮擦来回擦试其金手指部位即可解决问题(不要用酒 , I0 t9 s$ Y' D

精等清洗),还有就是内存损坏或主板内存槽有问题也会造成此类故障。 " @% y! _8 E W+ O6 A6 D" O

   由于内存条原因造成开机无显示故障,主机扬声器一般都会长时间蜂鸣(针对Award Bios而言)。 常见故障二:Windows注册表经常无故 ) K7 ^% ~ ]. U1 C3 R9 p' B

损坏,提示要求用户恢复 $ [9 K5 k: P% Y+ p/ t+ P

   此类故障一般都是因为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很难予以修复,唯有更换一途。  ( v4 P0 F" j0 I; P6 c V% K


常见故障三:Windows经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9 j& l: u, x5 N& K x+ S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条不兼容或内存条质量不佳引起,常见于高频率的内存用于某些不支持此频率内存条的主板上,可以尝试 ' @5 ]& \3 o3 u& p! l

在CMOS设置内降低内存读取速度看能否解决问题,如若不行,那就只有更换内存条了。  3 h* T7 g- a; x1 Z: S# p7 X: \

常见故障四:随机性死机 0 |5 z2 C6 a) L- [/ ~# G6 G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采用了几种不同芯片的内存条,由于各内存条速度不同产生一个时间差从而导致死 机,对此可以在CMOS设置内降低 . N0 {+ w- e( ?. F' S. [

内存速度予以解决,否则,唯有使用同型号内存。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此类现象一般少见,另外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与主板 & f2 L9 X: e' A( r( e

接触不良引起电脑随机性死机。 9 T6 |2 P! x3 h; G


常见故障五:内存加大后系统资源反而降低 9 B1 r+ Y0 f+ H

   此类现象一般是由于主板与内存不兼容引起,常见于高频率的内存内存条用于某些不支持此频率的内存条的主板上,当出现这样的故障后 . [2 W$ n/ @ G7 ]0 v

你可以试着在COMS中将内存的速度设置得低一点试试。  7 ]3 {# u R" z# R; ]1 Y: }' G, i

常见故障六:运行某些软件时经常出现内存不足的提示 ; S6 x( j! F2 a' y' d( a4 U3 Q' \

   此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盘剩余空间不足造成,可以删除一些无用文件,多留一些空间即可,一般保持在 300M左右为宜。  , S" B+ v/ q9 h' w9 m9 k

常见故障七:从硬盘引导安装Windows进行到检测磁盘空间时,系统提示内存不足 ; M5 q1 c% l+ V8 v6 \, [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用户在config.sys文件中加入了emm386.exe文件,只要将其屏蔽掉即可解决问题。  l: Z+ d5 [5 Q' Z _


光驱 $ `! [& C. |5 i7 S. ] I6 [; r

   光驱是电脑硬件中使用寿命最短的配件之一。其实很多报废的光驱仍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只要略微维修一下就可以了。这往往不需要具有 . @9 H. {0 b7 ?2 X( J( n4 S

什么高深的无线电专业知识,也不需要使用什么太复杂的维修工具及材料。你只要细心观察故障现象并参照执行下面的一些排除方法,相信你 8 H1 g: Z7 I& m: O" @) g8 h

的老光驱还是能恢 复昔日“风采”的。  . ^$ M. K) A+ S a% Q. V! R

常见故障一:光驱工作时硬盘灯始终闪烁 ; G4 R# @$ g: w. o$ \8 X0 j# _

   这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并非如此。硬盘灯闪烁是因为光驱与硬盘同接在一个IDE接口上,光盘工作时也控制了硬盘灯的结果。可将光驱单 & v8 m7 T2 i% b

元独接在一个IDE接口上。  2 e7 r8 ]- X5 Q4 c

常见故障二:在Windows环境下对CD-ROM进行操作时显示 “32磁盘访问失败”,然后死机 & `8 W( }2 m% c' k7 X( e

   很显然,Windows的32位磁盘存取对CD-ROM有一定的影响。CD-ROM大部分接在硬盘的IDE接口上,不支持 Windows的32位磁盘存取功能,使 - D6 j: A* X+ H% J. _' o, T" c

Windows产生了内部错误而死机。进入Windows后,在“主群组”中双击“控制面板”,进入“386增强模式”设置,单击“虚拟内存”按钮后再 % ] m0 L6 U! O

单击“更改”,把左下角的“32位磁盘访问”核实框关闭,在确认后,再重启动Windows,在Windows中再访问CD-ROM进就不会出错误。  / X2 a) B7 r. n2 K; a4 M1 w V


常见故障三:光驱无法正常读盘,屏幕上显示:“驱动器X上没有磁盘,插入磁盘再试”,或"CDR101:NOT READY READING DRIVE X ABORT  1 R/ ]. U4 L% B( V9 H$ k7 o2 A# I

.RETRY.FALL?"偶尔进出盒几次也都读盘,但不久又不读盘。 4 j* Z$ n2 J, v, p

   在此情况下,应先检测病毒,用杀毒软件进行对整机进行查杀毒,如果没有发现病毒可用文件编辑软件打开C盘根目录下的CONFIG.SYS” 2 u H- v, V' p

文件,查看其中是否又挂上光驱动程序及驱动程序是否被破坏,并进行处理,还可用文本编辑软件查看"AUIOEXEC.BAT"文件中是否 ; s# T d8 r& ^8 |* h, l8 G

有"MSCDEX.EXE/D:MSCDOOO /M:20/V".若以上两步未发现问题,可拆卸光驱维修。  : ~1 E7 P3 w+ F& I; z }3 w


常见故障四:光驱使用时出现读写错误或无盘提示 ( k# Y, x) A# L& P' y6 L; s

   这种现象大部分是在换盘时还没有就位就对光驱进行操作所引起的故障。对光驱的所有的操作都必需要等光盘指示灯显示为就好位时才可 1 X( e$ |. x! \& l d, J9 x

进行操作。在播放影碟时也应将时间调到零时再换盘,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上述错误。  4 H# V' v( E8 H; [. m


常见故障五:在播放电影VCD时出现画面停顿或破碎现象 1 J8 |% `( Z) W& s* z' B+ C/ X

   检查一下AUTOEXEC.BAT文件中的“SMARTDRV”是否放在MSCDEX.EXE之后。若是,则应将SMARTDRV语句放 到MSCDEX.EXE之前;不使用光驱 6 [& I$ O4 x+ O3 m

的高速党组地冲程序,改为SMARTDRV.EXE/U;故障即可排除。  4 I4 W5 O6 D5 l* b$ d6 k

常见故障六:光驱在读数据时,有时读得不出,并且读盘的时间变长 ! V7 I. m; K. y# D* J

   光驱读盘不出的硬件故障主要集中在激光头组件上,且可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使用太久造成激光管老 化;另一种是光电管表面太脏或 4 m. E4 V: W9 ]' c, ]6 e& S

激光管透镜太脏及位移变形。所以在对激光管功率进行调整时,还需对光电管和激光管透镜进行清洗。 : v# C% p7 |4 A$ n

   光电管及聚焦透镜的清洗方法是:拔掉连接激光头组件的一组扁平电缆,记住方向,拆开激光头组件。这时能看到护套罩着激光头聚焦透 3 g, |+ b$ ?" t D: F3 T7 ~" o

镜,去掉护套后会发现聚焦透镜由四根细铜丝连接到聚焦、寻迹线圈上,光电管组件安装在透镜正下方的小孔中。用细铁丝包上棉花沾少量蒸 2 Z) ~6 O1 U5 t8 i5 h+ L

馏水擦拭(不可用酒精擦拭光电管和聚焦透镜表面),并看看透镜是否水平悬空正对激光管,否则须适当调整。至此,清洗工作完毕。 9 X9 C9 I! M2 p& R# S; F

   调整激光头功率。在激光头组件的侧面有1个像十字螺钉的小电位器。用色笔记下其初始位置,一般先顺时针旋转5啊?0埃?盎?曰?? + p2 j+ k: h* C' K

行再逆时针旋转5啊?0埃?钡侥芩忱?僚獭W⒁馇胁豢尚???啵?悦夤β侍?蠖?栈俟獾绻堋?nbsp;常见故障七:开机检测不到光驱或者检测 % s7 _1 a2 I+ h! o# P' a4 a

失败 ; j4 O+ H$ K- {$ v

     这有可能是由于光驱数据线接头松动、硬盘数据线损毁或光驱跳线设置错误引起的,遇到这种问题的时 候,我们首先应该检查光驱的 ( O5 b3 O! y m, _! e

数据线接头是否松动,如果发现没有插好,就将其重新插好、插紧。如果这样仍然不能解决故障,那么我们可以找来一根新的数据线换上试试 t! W, |& T6 v' ]

。这时候如果故障依然存在的话,我们就需要检查一下光盘的跳线设置了,如果有错误,将其更改即可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7: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鼠标 ' b( V; ^3 J& T# Y7 y

   鼠标的故障分析与维修比较简单,大部分故障为接口或按键接触不良、断线、机械定位系统脏污。少数故障为鼠标内部元器件或电路虚焊 * `9 N& V7 `) Y$ z" k

,这主要存在于某些劣质产品中,其中尤以发光二极管、IC电路损坏居多。  ( P9 C$ w- z( g1 X2 g

常见故障一:找不到鼠标 ' @1 A5 x( n: H# g2 h

   1. 鼠标彻底损坏,需要更换新鼠标。
   2. 鼠标与主机连接串口或PS/2口接触不良,仔细接好线后,重新启动即可。
   3. 主板上的串口或PS/2口损坏,这种情况很少见,如果是这种情况,只好去更换一个主板或使用多功能卡上的串口。
   4. 鼠标线路接触不良,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接触不良的点多在鼠标内部的电线与电路板的连接处。故障只要不是再PS/2接头处,一般 " r. G& R# K. o- c" j& o

维修起来不难。通常是由于线路比较短,或比较杂乱而导致鼠标线被用力拉扯的原因,解决方法是将鼠标打开,再使用电烙铁将焊点焊好。还 5 T {/ d! H) |6 l

有一种情况就是鼠标线内部接触不良,是由于时间长而造成老化引起的,这种故障通常难以查找,更换鼠标是最快的解决方法。  6 J/ n& d0 T' Y& t5 d1 q


常见故障二:鼠标能显示,但无法移动 " O; S" `4 N! j! l, p* a

   鼠标的灵活性下降,鼠标指针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而是反应迟钝,定位不准确,或干脆不能移动了。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鼠标里的机 ) C" H" W: @. I) m5 g3 }* s

械定位滚动轴上积聚了过多污垢而导致传动失灵,造成滚动不灵活。维修的重点放在鼠标内部的X轴和Y轴的传动机构上。解决方法是,可以打 5 z+ ]+ e$ L' G, |" _

开胶球锁片,将鼠标滚动球卸下来,用干净的布蘸上中性洗涤剂对胶球进行清洗,摩擦轴等可用采用酒精进行擦洗。最好在轴心处滴上几滴缝 f: W, V2 u5 w; d0 W8 K

纫机油,但一定要仔细,不要流到摩擦面和码盘栅缝上了。将一切污垢清除后,鼠标的灵活性恢复如初。  $ ^% g, V- A/ {# U4 g4 |: P

常见故障三:鼠标按键失灵 / z. j1 P6 o0 N

   1. 鼠标按键无动作,这可能是因为鼠标按键和电路板上的微动开关距离太远或点击开关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而反弹能力下降。拆开鼠标 `1 e+ ^5 P! t9 }; [" b$ P8 n

,在鼠标按键的下面粘上一块厚度适中的塑料片,厚度要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处理完毕后即可使用。 + M+ a8 T( w, L H8 c, x" M

   2. 鼠标按键无法正常弹起,这可能是因为当按键下方微动开关中的碗形接触片断裂引起的,尤其是塑料簧片长期使用后容易断裂。如果 $ U3 ` f/ _6 G& w- |7 t* k+ | H

是三键鼠标,那么可以将中间的那一个键拆下来应急。如果是品质好的原装名牌鼠标,则可以焊下,拆开微动开关,细心清洗触点,上一些润 ' S2 G4 h2 H$ D j

滑脂后,装好即可使用。 1 P: R, k: p1 [+ L


键盘 : j& I2 \7 _8 P% j; Y7 o

   键盘在使用过程中,故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接触不良故障,有按键本身的机械故障,还有逻辑电路故障、 # Z0 H9 E- D2 O! q; p, b( U9 W

虚焊、假焊、脱焊和金属孔氧化等故障.维修时要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找出产生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修理。  / ]- c2 P6 w; ]

常见故障一:键盘上一些键,如空格键、回车键不起作用,有时,需按无数次才输入—个或两个字符,有的 键,如光标键按下后不再起来,屏 @5 x8 D# V- S& m7 k4 ]- m

幕上光标连续移动,此时键盘其它字符不能输入,需再按一次才能弹起 来。 , J2 Z& L( \. S* I" W% V/ f( P6 F- d* z1 |

   这种故障为键盘的“卡键”故障,不仅仅是使用很久的旧键盘,有个别没用多久的新键盘上,键盘的卡键故障也有时发生。出现键盘的卡 1 D: P6 T5 P* b

键现象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一种原因就是键帽下面的插柱位置偏移,使得键帽按下后与键体外壳卡住不能弹起而造成了卡键,此原因 4 q- a1 J l T9 [# C. j$ U* K

多发生在新键盘或使用不久的键盘上。另一个原因就是按键长久使用后,复位弹簧弹性变得很差,弹片与按杆摩擦力变大,不能使按键弹起而 $ Z; d" o* D" s \5 d; H

造成卡键,此种原因多发生在长久使用的键盘上。当键盘出现卡键故障时,可将键帽拨下,然后按动按杆。若按杆弹不起来或乏力,则是由第 ! N- O% @3 ~. ^4 h

二种原因造成的,否则为第一种原因所致。若是由于键帽与键体外壳卡住的原因造成“卡键”故障,则可在键帽与键体之间放一个垫片,该垫 # M8 Q2 e4 J0 B" r+ X1 o( g

片可用稍硬一些的塑料(如废弃的软磁盘外套)做成,其大小等于或略大于键体尺寸,并且在按杆通过的位置开一个可使铵杆自由通过的方孔, 7 v2 `! o1 O a, y% D

将其套在按杆上后,插上键帽;用此垫片阻止键帽与键体卡住,即可修复故障按键;若是由于弹簧疲劳,弹片阻力变大的原因造成卡键故障, , |# H6 w# S* _3 z9 x; z0 Q: m

这时可特键体打开,稍微拉伸复位弹簧使其恢复弹性;取下弹片将键体恢复。通过取下弹片,减少按杆弹起的阻力,从而使故障按键得到了恢 / V) a5 E9 B- r! |- D

复。  3 ^3 F7 \" \8 b, s1 \6 E# F4 l$ Q: C

常见故障二:某些字符不能输入。 2 E S& t( ]& `1 B7 z; A

   若只有某一个键字符不能输入,则可能是该按键失效或焊点虚焊。检查时,按照上面叙述的方法打开键 盘,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接点的 ! |/ t4 G/ h# B! q7 M1 H/ [

通断状态。若键按下时始终不导通,则说明按键簧片疲劳或接触不良,需要修理或更换;若键按下时接点通断正常,说明可能是因虚焊、脱焊 : Z# ?3 \) N! i8 E/ i$ _9 R

或金屑孔氧化所致,可沿着印刷线路逐段测量,找出故障进行重焊;若因金属孔氧化而失效,可将氧化层清洗干净,然后重新焊牢;若金属孔 6 f6 O3 _% S8 g: M( a7 z

完全脱落而造成断路时,可另加焊引线进行连接。  9 G" x% a1 g1 R5 q

常见故障三:若有多个既不在同一列,也不在同一行的按键都不能输入。 1 K" f. ~$ o& @/ Y1 t6 ^# q

   可能是列线或行线某处断路,或者可能是逻辑门电路产生故障。这时可用100MHz的高频示波器进行检测,找出故障器件虚焊点,然后进行 " P. G- ]6 c: y; f# z

修复。  ( X. }, h% L- _4 w

常见故障四:键盘输入与屏幕显示的字符不一致。 # ]. ]! E* ?( J! \" d( z/ x* ?6 W

   此种故障可能是由于电路板上产生短路现象造成的,其表现是按这一键却显示为同一列的其他字符,此时可用万用表或示波器进行测量, ; L7 C9 ^8 k$ S# x8 h. D t8 K

确定故障点后进行修复。 常见故障五:按下一个键产生一串多种字符,或按键时字符乱跳。 ( @3 o6 g, q- A5 O

   这种现象是由逻辑电路故障造成的。先选中某一列字符,若是不含回车键的某行某列,有可能产生多个其他字符现象;若是含回车键的一 $ ]2 U5 L6 @2 T" N

列,将会产生字符乱跳且不能最后进入系统的现象,用示波器检查逻辑电路芯片,找出故障芯片后更换同型号的新芯片,排除故障。
  1 |, k4 T0 o( ?: g8 K9 j) x

 打印机 6 i/ f ^- S8 e$ \

   在办公室中,喷墨打印机是使用得较为普便的一种设备。喷墨打印机由于使用、保养、操作不当等原因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如何解决是 $ y- a7 A/ `& \6 l7 a

用户关心的问题。在此我们便将日常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Y& Y3 D/ d8 Q4 Q

常见故障一:打印时墨迹稀少,字迹无法辨认的处理,该故障多数是由于打印机长期未用或其他原因,造成墨水输送系统障碍或喷头堵塞。   5 U N$ u0 {: X" P8 z* _

   排除的方法:如果喷头堵塞得不是很厉害,那么直接执行打印机上的清洗操作即可。如果多次清洗后仍没有效果,则可以拿下墨盒(对于墨 0 H1 J6 a3 m) F0 P# V9 y

盒喷嘴非一体的打印机,需要拿下喷嘴,但需要仔细),把喷嘴放在温水中浸泡一会,注意,一定不要把电路板部分也浸在水中,否则后果不 3 V; L1 z, I! V. [8 W3 {+ s

堪设想,用吸水纸吸走沾有的水滴,装上后再清洗几次喷嘴就可以了。  " R8 J1 f! @0 w$ G

常见故障二:更换新墨盒后,打印机在开机时面板上的"墨尽"灯亮的处理    # ~/ _$ ^% [; Y1 t. M+ [# C9 a9 f7 _

正常情况下,当墨水已用完时"墨尽"灯才会亮。更换新墨盒后,打印机面板上的"墨尽"灯还亮,发生这种故障,一是有可能墨盒未装好,另一 ( L" P- N/ h2 D8 U7 E

种可能是在关机状态下自行拿下旧墨盒,更换上新的墨盒。因为重新更换墨盒后,打印机将对墨水输送系统进行充墨,而这一过程在关机状态 # ^* t( U. s( H

下将无法进行,使得打印机无法检测到重新安装上的墨盒。另外,有些打印机对墨水容量的计量是使用打印机内部的电子计数器来进行计数的 9 q F$ ^% Z, l' e$ B$ |7 s

(特别是在对彩色墨水使用量的统计上),当该计数器达到一定值时,打印机判断墨水用尽。而在墨盒更换过程中,打印机将对其内部的电子 q- _8 O+ H6 p2 B" p* w

计数器进行复位,从而确认安装了新的墨盒。    9 K6 S2 N; V: n5 G4 G _3 ~6 G

解决方法:打开电源,将打印头移动到墨盒更换位置。将墨盒安装好后,让打印机进行充墨,充墨过程结束后,故障排除。 常见故障三:喷头 8 _! i k& G: ]5 F

软性堵头的处理   软性堵头堵塞指的是因种种原因造成墨水在喷头上粘度变大所致的断线故障。一般用原装墨水盒经过多次清洗就可恢复, % w) {& W* t( d4 d0 \% y

但这样的方法太浪费墨水。最简单的办法是利用你手中的空墨盒来进行喷头的清洗。用空墨盒清洗前,先要用针管将墨盒内残余墨水尽量抽出 9 n4 n7 d+ J! |0 o

,越干净越好,然后加入清洗液(配件市场有售)。加注清洗液时,应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将加好清洗液的墨盒按打印机正常的操作上机, % X! `) b9 u Z& H) Z% |$ V v [$ w

不断按打印机的清洗键对其进行清洗。利用墨盒内残余墨水与清洗液混合的淡颜色进行打印测试,正常之后换上好墨盒就可以使用了。  ( g) I0 u5 g* E! u

常见故障四:打印机清洗泵嘴的故障处理 7 z/ F" ~) S6 X( ^& l: z9 ^

   打印机清洗泵嘴出毛病是较多的,也是造成堵头的主要因素之一。打印机清洗泵嘴对打印机喷头的保护起决定性作用。喷头小车回位后, * l* @) s: e8 q4 S5 I1 X1 W

要由清洗泵嘴对喷头进行弱抽气处理,对喷头进行密封保护。在打印机安装新墨盒或喷嘴有断线时,机器下端的抽吸泵要通过它对喷头进行抽 |6 F4 m( g y2 I% \( G

气,此嘴的工作精度越高越好。但在实际使用中,它的性能及气密性会因时间的延长、灰尘及墨水在此嘴的残留凝固物增加而降低。如果使用 4 B, z% F8 F% i- l3 Z

者不对其经常进行检查或清洗,它会使你的打印机喷头不断出些故障。 ! ^; B1 f6 A+ L

   养护此部件的方法:将打印机的上盖卸下移开小车,用针管吸入纯净水对其进行冲洗,特别要对嘴内镶嵌的微孔垫片充分清洗。在此要特 # [+ ^8 n0 ]1 x$ d% b

别提醒用户,清洗此部件时,千万不能用乙醇或甲醇对其进行清洗,这样会造成此组件中镶嵌的微孔垫片溶解变形。另外要提的是,喷墨打印 6 \+ c0 U+ @( d( o0 i

机要尽量远离高温及灰尘的工作环境,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机器长久正常的使用。  $ L$ |) Q, m8 ~9 y! C( R% a( B! p

常见故障五:检测墨线正常而打印精度明显变差的处理 9 v0 W5 v1 f# ^/ [9 s

   喷墨打印机在使用中会因使用的次数及时间的延长而打印精度逐渐变差。喷墨打印机喷头也是有寿命的。一般一只新喷头从开始使用到寿 0 h- [( F% a2 ]6 @! f: |

命完结,如果不出什么故障较顺利的话,也就是20-40个墨盒的用量寿命。如果你的打印机已使用很久,现在的打印精度变差,你可以用更换墨 4 f+ `3 ^1 V, X" y9 F* h" S

盒的方法来试试,如果换了几个墨盒,其输出打印的结果都一样,那么你这台打印机的喷头将要更换了。如果更换墨盒以后有变化,说明可能 . f6 k, Y, _7 O) \. |

你使用的墨盒中有质量较差的非原装墨水。 6 f! B# n* f$ e# K! S* h ~" [

   如果打印机是新的,打印的结果不能令你满意,经常出现打印线段不清晰、文字图形歪斜、文字图形外边界模糊、打印出墨控制同步精度 + U3 d8 Q# W) p/ J

差,这说明你可能买到的是假墨盒或者使用的墨盒是非原装产品,应当对其立即更换。  $ J% L# C/ [- w4 v

常见故障六:行走小车错位碰头的处理    9 v8 C) z+ h+ l8 y6 O

喷墨打印机行走小车的轨道是由两只粉末合金铜套与一根圆钢轴的精密结合来滑动完成的。虽然行走小车上设计安装有一片含油毡垫以补充轴 6 v; i7 v* i" V6 o. a

上润滑油,但因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灰尘,时间一久,会因空气的氧化,灰尘的破坏使轴表面的润滑油老化而失效,这时如果继续使用 % ^' K4 Q( u& R, Z) f' y

打印机,就会因轴与铜套的摩擦力增大而造成小车行走错位,直至碰撞车头造成无法使用。 & m+ G5 }( f6 t6 G- Y

   解决的办法是:一旦出现此故障应立即关闭打印机电源,用手将未回位的小车推回停车位。找一小块海绵或毡,放在缝纫机油里浸饱油, % i1 |" M# k8 p2 C" s

用镊子夹住在主轴上来回擦。最好是将主轴拆下来,洗净后上油,这样的效果最好。 ; k: `: a( ~8 B9 ]

   另一种小车碰头是因为器件损坏所致。打印机小车停车位的上方有一只光电传感器,它是向打印机主板提供打印小车复位信号的重要元件 ; ]: S k" p& o/ q# Y7 F# `

。此元件如果因灰尘太大或损坏,打印机的小车会因找不到回位信号碰到车头,而导致无法使用,一般出此故障时需要更换器件。  ' U" b5 Y, F x% o; l, @. h' L

\! T, d7 ~; f$ D3 e7 A" A2 k

显示器 * x& A z5 b9 R8 a J

   显示器用的时间长了,各种小毛病就会接踵而来。专家认为,要解决这些小毛病实际上很简单,用一双眼睛就可以看出故障的所在。 常 ' H6 G; m* y% t5 N

见故障一:电脑刚开机时显示器的画面抖动得很厉害,有时甚至连图标和文字也看不清,但过一二分钟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 |+ @/ m( u) _- [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潮湿的天气,是显示器内部受潮的缘故。要彻底解决此问题,可使用食品包装中的防潮砂用棉线串起来,然后打开显示 " f. t# H" M; _+ [: \2 t' |2 i, M& B

器的后盖,将防潮砂挂于显象管管颈尾部靠近管座附近。这样,即使是在潮湿的天气里,也不会再出现以上的“毛病”。  ' M8 s' p. l) t" {2 n/ t3 |

常见故障二:电脑开机后,显示器只闻其声不见其画,漆黑一片。要等上几十分钟以后才能出现画面。   这是显象管座漏电所致,须更换管 ; G5 o2 n& H! g- A O

座。拆开后盖可以看到显象管尾的一块小电路板,管座就焊在电路板 上。小心拔下这块电路板,再焊下管座,到电子商店买回一个同样的管座 3 `; w; f3 g/ ?* @5 E* V

,然后将管座焊回到电路板上。这时不要急于将电路板装回去,要先找一小块砂纸,很小心地将显象管尾后凸出的管脚用砂纸擦拭干净。特别 8 H3 t- y+ v0 [

是要注意管脚上的氧化层,如果擦得不干净很快就会旧病复发。将电路板装回去就大功告成。 常见故障三:显示器屏幕上总有挥之不去的干扰 7 r) q7 E S+ V. O

杂波或线条,而且音箱中也有令人讨厌的杂音。 5 ~8 }* |: F. N- ^, Y, |% o; E

   这种现象多半是电源的抗干扰性差所致。如果懒得动手,可以更换一个新的电源。如果有足够的动手能 力,也可以试着自己更换电源内 . K6 ~$ t, W; T- e4 }' S1 v4 U

滤波电容,这往往都能奏效;如果效果不太明显,可以将开关管一并换下 来。 常见故障四:显示器花屏。 ) Z! _6 K' A" T9 }, _1 A

   这问题较多是显卡引起的。如果是新换的显卡,则可能是卡的质量不好或不兼容,再有就是还没有安装正确的驱动程序。如果是旧卡而加 ! Q% K9 D. S' h* x7 Q! A/ X

了显存的话,则有可能是新加进的显存和原来的显存型号参数不一所致。 ! ^- s* d# y$ C


 常见故障五:显示器黑屏。 , Y! W" _3 \% H

   如果是显卡损坏或显示器断线等原因造成没有信号传送到显示器,则显示器的指示灯会不停地闪烁提示没有接收到信号。要是将分辨率设 ; f/ e( Y. u7 z! `4 Q% f

得太高,超过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也会出现黑屏,重者销毁显示器,但现在的显示器都有保护功能,当分辨率超出设定值时会自动保护。另外 + x n( @9 h0 d3 [/ R

,硬件冲突也会引起黑屏。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7: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刻录机 常见故障一:安装刻录机后无法启动电脑 + {# M3 U3 k3 L4 }) S

   首先切断电脑供电电源,打开机箱外壳检查IDE线是否完全插入,并且要保证PIN-1的接脚位置正确连接。如果刻录机与其它IDE设备共用 " l, s0 v4 Z: k

一条IDE线,需保证两个设备不能同时设定为“MA”(Master)或“SL”(Slave)方式,可以把一个设置为“MA”,一个设置为“SL”。  0 O4 ?$ o& O$ [( M2 L3 S7 l; P

常见故障二:使用模拟刻录成功,实际刻录却失败 ' A @( H9 v- Y& m1 I* `8 o

   刻录机提供的“模拟刻录”和“刻录”命令的差别在于是否打出激光光束,而其它的操作都是完全相同 的,也就是说,“模拟刻录”可 7 x5 w+ {( t( N& j) U5 B

以测试源光盘是否正常,硬盘转速是否够快,剩余磁盘空间是否足够等刻录环境的状况,但无法测试待刻录的盘片是否存在问题和刻录机的激 ( y0 H! {: b1 R: E3 J

光读写头功率与盘片是否匹配等等。有鉴于此,说明“模拟刻录”成功,而真正刻录失败,说明刻录机与空白盘片之间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可 ) `4 e* G- t" Z' O. i6 F

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来重新试验一下: 8 q8 d1 V7 K+ z: A, ^ O

   1. 降低刻录机的写入速度,建议2X以下; ( A$ X( J9 G6 ?. }, C! x+ B

   2. 请更换另外一个品牌的空白光盘进行刻录操作。出现此种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激光读写头功率衰减现象造成的,如果使用相同品 " J. P# c6 U0 e5 N5 W

牌的盘片刻录,在前一段时间内均正常,则很可能与读写头功率衰减有关,可以送有关厂商维修。  3 k Y. J6 V7 h$ T& T$ O/ B

常见故障三:无法复制游戏CD , A( s: |, {, ~2 N" ^# y/ b

   一些大型的商业软件或者游戏软件,在制作过程中,对光盘的盘片做了保护,所以在进行光盘复制的过程中,会出现无法复制,导致刻录 % ]- l: ~# J' d* P6 V: C

过程发生错误,或者复制以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  ) s4 d5 O7 I& [& E9 k


常见故障四:刻录的CD音乐不能正常播放 * Z; I k, v9 V4 @- X0 ^# v1 w

   并不是所有的音响设备都能正常读取CD-R盘片的,大多数CD机都不能正常读取CD-RW盘片的内容,所以最好不要用刻录机来刻录CD音乐。 / R* k) v/ c% {: Y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刻录的CD音乐,必须要符合CD-DA文件格式。  ( n; n% V& k& Q; y9 J( W: h! a

常见故障五:刻录软件刻录光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BufferUnderrun”的错误提示信息“BufferUnderrun”错误提示信息的意思为缓冲区欠 5 ~( A |2 T# w

载。一般在刻录过程中,待刻录数据需要由硬盘经 过IDE界面传送给主机,再经由IDE界面传送到刻录机的高速缓存中(BufferMemory),最后刻 . u4 U1 ] S/ f. \8 \- J

录机把储存在 BufferMemory里的数据信息刻录到CD-R或CD-RW盘片上,这些动作都必须是连续的,绝对不能中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 ' Q/ l" X6 m; _' @

了问题,都会造成刻录机无法正常写入数据,并出现缓冲区欠载的错误提示,进而是盘片报废。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刻录之前需要关闭一些常 8 F3 w5 F) p( c

驻内存的程序,比如关闭光盘自动插入通告,关闭防毒软件、Window任务管理和计划任务程序和屏幕保护程序等等。  8 [ S2 F" q0 V) N& f, [, o

常见故障六:光盘刻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刻录失败 2 d( A( {0 J, n

   提高刻录成功率需要保持系统环境单纯,即关闭后台常驻程序,最好为刻录系统准备一个专用的硬盘,专门安装与刻录相关的软件。在刻 ; w) @5 |0 k: U+ Q2 J

录过程中,最好把数据资料先保存在硬盘中,制作成“ISO镜像文件”,然后再刻入光盘。为了保证刻录过程数据传送的流畅,需要经常对硬盘 - K3 S! G" d+ I* v! E

碎片进行整理,避免发生因文件无法正常传送,造成的刻录中断错误,可以通过执行“磁盘扫描程序”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进行硬盘整 & Z' c: _2 ^, m/ d

理。此外,在刻录过程中,不要运行其它程序,甚至连鼠标和键盘也不要去轻易去碰。刻录使用的电脑最好不要与其他电脑联网,在刻录过程 7 q" O% k9 h' o

中,如果系统管理员向本机发送信息,会影响刻录效果,另外,在局域网中,不要使用资源共享,如果在刻录过程中,其它用户读取本地硬盘 V7 h5 K: H0 E* R, q

,会造成刻录工作中断或者失败。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刻录机的散热问题,良好的散热条件会给刻录机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如果因为连续刻 " \1 R( p* P7 B3 j. d

录,刻录机发热量过高,可以先关闭电脑,等温度降低以后再继续刻录。针对内置式刻录机最好在机箱内加上额外的散热风扇。外置式刻录机 ; U6 q, y3 c2 }

要注意防尘,防潮,以免造成激光头读写不正常。  Z7 M2 W: a* G( @

常见故障七:使用EasyCDPro刻录无法识别中文目录名 ; |% _1 ]& E* I( a* m; ]

   在使用EasyCDPro刻录中文文件名的时候,可以在文件名选项中选取Romeo,就可以支持长达128位文件 名,即64个汉字的文件名了。另外 , I. [- d& r2 a1 `8 M

,WinonCD、Nero、DirectCD2.x等都能很好地支持长中文文件名, EasyCDCreator在这方面要稍微麻烦一些。 
  
  
  
扫描仪 - [. x( N8 Y8 r* R

   扫描仪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了,但是这类外设的故障也比较多,而且故障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以往的手持式扫描仪、滚筒式扫描仪现在都不 / Y) u- A y+ ]' T

是市场的主流了,而平板扫描仪才是最受欢迎的。就使用寿命来说,平板扫描仪是最长的,其次是滚筒式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的使用寿命相 ' M4 F1 y+ }1 O( M [% i4 i9 J

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三种扫描仪的内部结构不同,使用方式不同所致。 , B: o# m E6 ?, X% n: }+ u$ J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扫描仪的工作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光源照射原稿或者图片 3 i- h2 [1 y3 y2 d2 E

   上产生高亮度反射光线,光线通过反射镜、透射镜,由分光镜进行色彩分离,照射到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元件上 ! ]7 ~, w. T ?* a' ?

,CCD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送到计算机中。因此,扫描仪的关键配件是CCD,它的品质直接影响着扫描仪的性能。 / f3 y0 {5 g$ H% n a

   扫描仪主要由感光器件、大功率的日光灯管、驱动马达、驱动皮带、模数信号转换器所组成,其中感光器件的工作是将感应到的光信号转 & ]1 L- I2 c# p1 E/ y0 k

换成电信号。大功率光管用于对文字或者图像进行强烈的照射以达到完全感应的作用。驱动马达的作用是带动日光灯管,将光一步步扫过需要 . s6 k( z+ w% i! l1 c& Z2 Q6 n9 K

的物品。驱动皮带是与驱动马达一齐带动日光灯管的装置。模数信号转换器也就是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以供电脑识别。 7 D' Q7 F1 g7 Y6 n4 v7 ~. B

   确定故障的方法可以是观察法,观察产生故障的原因,确定有问题的部件,例如扫描仪没有响应,可以考虑到电源线有没有接好;也可以 * I# ^& G) Q; h, S& e) c; a- r

是测试法,进行测试,确定有问题的地方,例如扫描一张图片,发现扫描的图像不够清晰;还有筛选法,当用观察法的时候发现可能引致故障 8 k/ j; h( M! z! P$ }

有几个部件的时候,可以使用筛选法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有时候多使用一些方法,便可以确定故障的源头,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  J5 h% u/ X0 p8 f. C, h1 G


常见故障一:找不到扫描仪 ; I& q: S! q4 M4 ?- x+ z

   相信这是最常见的故障。先用观察法看看扫描仪的电源及线路接口是否已经连接好,然后确认是否先开启扫描仪的电源,然后才启动计算 + U; Y$ `7 F H% h1 {! B) T

机。如果不是,可以按Windows“设备管理器”的“刷新”按钮,查看扫描仪是否有自检,绿色指示灯是否稳定地亮着。假若答案肯定,则可排 7 e8 E% B; m% V$ b

除扫描仪本身故障的可能性。如果扫描仪的指示灯不停地闪烁,表明扫描仪状态不正常。这时候可以再重新安装最新的扫描仪驱动程序。同时 0 f" b' E: X4 u5 \2 s7 i- j+ V

,还应检查“设备管理器”中扫描仪是否与其他设备冲突(IRQ或I/O地址),若有冲突就要进行更改。记住,这类故障无非就是线路问题、驱动 - }# }8 d1 v) z# r

程序问题和端口冲突问题。  7 h/ I6 [8 ~3 g+ P& [- H

常见故障二:扫描仪没有准备就绪 : C4 ?9 W e" {0 U% a

   打开扫描仪电源后,若发现Ready(准备)灯不亮,先检查扫描仪内部灯管。若发现内部灯管是亮的,可能与室温有关,解决的办法是让扫 $ T' }7 c' V$ i. v; y9 m4 w% `0 ^

描仪通电半小时后关闭扫描仪,一分钟后再打开它,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若此时扫描仪仍然不能工作,则先关闭扫描仪,断开扫描仪与电脑之 ; E; d; j/ g1 w8 F- L

间的连线,将SCSI ID的值设置成7,大约一分钟后再把扫描仪打开。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最好在使用前先预热几分钟,这样就可避免开机后 ) w2 @, V1 I' n# f

Ready灯不亮的 现象。  2 o; t$ l; a l5 Q) y6 v& S

常见故障三:扫描出来的画面颜色模糊 ; S9 e" x4 u% R+ R# d

   首先通过观察法看看扫描仪上的平板玻璃是否脏了,如果是的话请将玻璃用干净的布或纸擦干净,注意不要用酒精之类的液体来擦,那样 4 |& @8 N( K- `

会使扫描出来的图像呈现彩虹色。如果不是玻璃的问题,请检查扫描仪使用的分辨率是多少,如300dpi的扫描仪扫1200dpi以上的影像会比较模 . ?8 u- ?: G% o1 x. p* d

糊。因为300dpi的扫描仪扫1200dpi相当于将一点放至四倍大。另外,请检查显示器设置是否为16bit色或以上。如果是扫描一些印刷品,有一 ( P; `3 u& f9 o" E1 b

定的网纹造成的模糊是可以理解的,处理方法可以用扫描仪本身自带的软件,也可以用Photoshop等图像软件加以处理。  5 T+ x; H; h$ |! Z. b


常见故障四:输出图像色彩不够艳丽 6 q: C% y+ I4 R, z& U u

   遇到这种故障,我们首先可以先调节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和Gamma值。Gamma值越高,感觉色彩的层次就越丰富。我们可以对Gamma值进 6 t& J8 ^* L/ s3 p& c5 `/ O

行调整。当然,为了求得较好的效果,你也可以在Photoshop等软件中对Gamma值进行调整,但这属于“事后调整”,我们可以根据扫好的照片 $ ^. {/ i! j: f& L! S

的具体情况进行Gamma值的调整。在扫描仪自带的软件中,如果是普通用途,Gamma值通常设为1.4;若是用于印刷,则设为1.8;网页上的照片则 ! q6 P1 A, _$ p: r$ e

设为2.2。还有就是扫描仪在使用前应该进行色彩校正,否则就极可能使扫描的图像失真;此外还可以对扫描仪驱动程序对话框中的亮度/对比 2 G+ D4 s. W4 o6 M5 a# O

度选项进行具体调节。 9 }* X L& D$ t6 U

   扫描仪的问题通常出自扫描效果,这往往也是软件故障之一,不同的扫描仪对这些软件故障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修 ! M( |% u8 l1 K5 I0 V: y: O

正。而硬件故障方面主要是接口、线路问题,只要大家连接好线路、设置好端口,用最新的驱动程序,这些问题应该是容易解决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热议作品
精华帖子排行
精彩推荐

虾皮社区,成立十年了!

站长自己也搞不懂想做个什么,反正就是一直在努力的做!

Copyright © 2007-2019 xp6.org Powered by Discuz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虾皮社区 鲁公网安备 37021102000261号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