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博客里看到了风云2的帖子,写的很不错,让我越来越期待的想看风云了% w" y8 D! x6 e! c: v/ D: x8 a
原帖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07e9b0100fzq4.html6 N& e8 z* u [. |
$ Z( j; b: H5 ~1 ^
记得在《风云2》的一个发布会上,任达华谈及拍摄感受时,不禁感慨:“这是香港电影的新坐标!”之后又陆续看了几款预告片,刚劲雄奇的视觉效果更让人充满遐想。直到日前有幸提前观看了该片,终于对任达华的那句评价有了踏实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说,说《风云2》是“香港电影的新坐标”相当准确。这首先得益于彭氏兄弟最初对该片的理性切入——对于影迷来说,对《风云》的故事不能说是耳熟能详,也大都能了解个大概,因此彭氏兄弟索性放弃了对故事的重新雕琢,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到影片的视觉效果上来。“全绿幕拍摄”、“耗资八千万”、“一千多个特效镜头”,得以最终化作了大银幕上的绚烂图景。9 }! p1 P2 `( P4 m4 q, ?9 z. v3 r
% x! H" n. g: L8 X: t* W% B+ {1 d
之前一直觉得,如今中国观众的口味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已经被越来越容易看到的好莱坞大片浸淫得胃口娇惯,对于华语电影在特效方面从来就信心不大,期待也不大。所以这一指标在数量上的超越,对彭氏兄弟来说应该是危险系数很高的冒险行为。这哥俩只有在细节、节奏、以及新意上都有出色发挥,才可能挽回局面。而《风云2》最开头的五分钟,就让观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无名在与绝无神大战时使出了必杀技“万剑归宗”,彭氏兄弟在原著漫画的基础上,做了更为震撼的渲染,整个过程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最后万剑齐发,如山崩海啸,银蛇乱舞,视觉冲击力极强,这套堪称中国武侠史上的绝顶剑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得到了完美的再现。
: H# |% H3 |* P( F( O3 y p# y
+ V0 F+ v+ _8 n 在此后的100多分钟里,影片所呈现的视效冲击一浪接着一浪,从来没停止过,片中多个故事场景的背景处理也都全是电脑制作完成,高山大河,小桥流水,一应俱全。而且相比真实的自然景观,多了一些壮丽雄奇的神话色彩。最终入魔的聂风和步惊云的决斗,掀起了影片最后的高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聂风入魔时眼睛的变化,黄绿色的眼球,苍白的皮肤,时不时隐现的鳞片,在细腻的特效下,呈现得真实而生动,让人不寒而栗。
1 s" w7 b1 W9 \( ~1 Z3 q1 ~ ! f6 T* \1 \: F
此前有媒体报道说《风云2》全片只有两百句台词,虽然没仔细数过,但估计这个数字并没有过分夸张。没看过原著漫画,这两兄弟有可能是照搬了原著的台词。不过单就故事来说,一部台词少的电影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对于《风云2》来说同样如此,仔细估算,全片加一起一共只有五个关键故事情境:无名和绝无神的大战;受挫的步惊云和聂风去寻求御敌之道;聂风入魔,无名教授步惊云;两人击败绝无神;兄弟残杀。由于脉络清晰简洁,因此影片也没有必要采用大段的台词渲染,动作和特效的叙事才是导演着重描述的重点。
4 C9 f4 C1 k) {( S8 m 6 v. q" [% u" m% }; V; l, l
十年后的郑伊健和郭富城在更先进的制作包装下,甚至显得更为英姿勃发,只不过经历了时间的历练,两人的眼中多少多了那么点沧桑成熟之气,显得更加稳健了一些。尤其是郑伊健,影片最后一场哭戏,让很多在场的女士动容,这种表演对于在十年前的郑伊健是难以想象的。和当年的舒淇,杨恭如相比,蔡卓妍和唐嫣的戏份没那么多,表演上发挥的空间不大,但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 H3 U; s8 J% }3 l) s5 v6 N ?+ X
# c6 @. ~3 \8 d5 ^7 z+ Q D1 \ 总体来说,《风云2》应该可以说是华语电影有史以来对港产漫画呈现得最好的一部电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会让人直接联想到当年看漫画时的一幕一幕,对于那些当年的漫画迷来说,这个贺岁档,《风云2》应该是一份不可错过的饕餮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