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097|回复: 0

[原创]海上伤花怒放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0 15: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上伤花怒放时
    继国庆档期大片扎堆后,十月上映的影片无论从宣传还是制作水准上来看,都有点波澜不惊的样子,但就在这样平淡如水的影片阵容中,有一部特别的电影让笔者眼前一亮,那就是19日上映的,由SMG和新影厂联合出品的纪录大电影《外滩佚事》。


图1:上海大亨杜月笙

8 |9 j4 Q; c! A+ `# I

  笔者在上大学期间,曾选修过一门“纪录片赏析”的课程,教授从《北方的那努克》讲到《帝企鹅日记》,每每的结语都是对中国纪录片的痛心疾首。娱乐大潮席卷之下,八卦和明星才是商业的硬道理,至于主张人文视角和科学审视的纪录片,只能依赖大电视台的几个非黄金时段艰难生存,而纪录电影更是屈指可数。所以,继贾樟柯导演的《海上传奇》走入暑期档大银幕后,观众能再次在电影院欣赏到《外滩佚事》这样制作精良的纪录电影,感受纪录电影的无穷魅力,无论是对文化精英阶层还是饱受粗制滥造商业片荼毒的普罗大众来说,都是幸事一件。

2 z, H6 v7 u+ D' q0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台湾地区知名偶像艺人、混血美女许玮宁饰演李香兰

+ M: a& [' M' ~2 }/ u; T

  上海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与首都北京齐名的繁华大都市,更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而在“上海”这个大的文化符号之下,又包括许多形形色色的小符号。提起旧日上海,我们会想起地标性的外滩、黄浦江、外白渡桥、苏州河,还有无数文艺作品中软红十丈的十里洋场、旗袍美女与小开的旖旎春光,以及恩怨情仇的江湖传奇。而在这些缤纷印象中时时浮现的正是一个个响当当的上海人物,《外滩佚事》首次完整串联起1843-1945年间上海的主要历史人物:中英文化最初的使者赫德、五金大王叶澄衷、传奇大佬杜月笙、金嗓子周璇以及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李香兰(对笔者这样的张爱玲迷来说,这个名单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了这一位孤岛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以人物搬演和文献影像相结合的方式,把百年沧桑历史的宏大叙事消解在个人化的城市记忆和情感语境中,在冰冷说教的历史观中兑入了更多人性的温度。对精英观众来说,这是纪录片作者历史观的外在体现,而对大众影迷来说,这种有别于国内传统纪录片“采访镜头+贴画面”的创作手法,也显得更加亲切和易于接受。

; g8 S: \$ i0 O- h) Q1 }

; y8 U' v1 ? n( G$ ].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3:金嗓子周璇

3 i* {3 J% ^. t; M: _" k' K9 ^! p

  和贾樟柯一样,本片的导演周兵也是一位北方导演,著名大型纪录片《故宫》就出自周导之手。文化土壤的亲与疏在电影创作中谈不上孰优孰劣。张艺谋是陕西人,可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大的还原了原作《妻妾成群》中颓靡阴柔的南方气质。而王家卫祖籍上海,《花样年华》里浓浓的上海风情根植于他童年的文化记忆中。而在笔者看来,外乡人对地域文化的触觉更敏锐,对一部充满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的纪录大电影来说,周兵导演的表现将非常值得期待。

) @1 s5 _/ E0 K4 A% \)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4:五金大王叶澄衷

( q1 n9 v# Q% [

  1843-1945年间的上海,正处在中国历史最风雨飘摇、伤痕累累的一百年。它就像一朵“海上伤花”,在梦想与痛苦中滴血绽放,在又一个一百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世博会的举国欢腾。《外滩佚事》第一次以纪录大电影的手法讲述外滩,“海上伤花”十月将在大银幕怒放,同时怒放的还有中国纪录片这朵“伤花”。关于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前面已经提过,在《外滩佚事》的历史人文内涵之外,笔者更希望它新鲜的创作理念与特效手法为摸索中前行的中国纪录片带来进步的经验与启示。

1 X3 d- ?) o# J9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5:中英文化最初的使者赫德

: ~3 F% S6 ?3 L3 |. r( m1 b

 

' Z1 f- T( B! v, q" c/ c/ X# V& W$ P" K

 

% b7 S6 e; i/ T

 

: s! u7 o% u- F(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热议作品
精华帖子排行
精彩推荐

虾皮社区,成立十年了!

站长自己也搞不懂想做个什么,反正就是一直在努力的做!

Copyright © 2007-2019 xp6.org Powered by Discuz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虾皮社区 鲁公网安备 37021102000261号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